天府公益 四川省扶贫开发协会
首页 协会动态 > 公益活动 详情
三峡帮扶“小种子”迸发扶贫产业“大能量”
时间:2020-05-15 18:25 来源:四川在线 阅读:1659
人勤地暖春来早。4月8日,宜宾市叙州区安边镇大滩村村民郭汝英一家迎着初升的太阳,早早来到自家的果树园,为正处于开花期的蜂糖李树培土施肥,在树下套种早熟蔬菜,等果树枝繁叶茂之前可以收获一季蔬菜,增加收入。家里的劳动力齐上阵,忙得正欢。可就在不久前,全家人还在为今年的生计犯愁。
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,宜宾市部分春耕春播的农用物资供应出现困难。春节后,大滩村积极协调多家农资供应单位,打通农药、化肥、种子等农用急需物资供应链,帮助农户解决农资缺少、运不进来等问题。物资供应畅通了,郭汝英一家又为资金问题犯了愁。
“三峡种子基金”及时解决了缺乏资金的难题。郭汝英通过申请“三峡种子基金”,买到了蜂糖李特种有机肥和蔬菜种子,为自家的春播做好了准备。
同是大滩村村民的肖国林,这几天在村民合办的肉牛养殖场,忙着为40余头西门塔尔肉牛投喂饲料。“受疫情影响,饲料价格涨了不少,‘三峡种子基金’帮我们度过了眼前的难关。”肖国林抑制不住内心的感激。
沿大滩村朔金沙江而上,在屏山县新安镇大坪村,村民童贵荣正带领合作社的村民在枇杷园里忙着为枇杷幼果套袋。2019年,童贵荣计划返乡创业,他带领村里20多户村民,组建了专业合作社,利用申请的“三峡种子基金”1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,开办了生猪养殖场、枇杷种植基地。

受疫情影响,大坪村的许多村民外出务工受阻、合作社资金紧张,“三峡种子基金”及时为合作社的生猪养殖场扩大生产和枇杷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,让更多村民不用外出务工在家乡就可以有一份稳定收入。
宜宾市大滩村和大坪村地处的金沙江下游库区,是乌蒙山集中连片贫困地区,也是水电移民重点区域和三峡集团倾情倾力帮扶的重点地区之一。三峡集团在金沙江下游向家坝、溪洛渡、乌东德、白鹤滩四座世界级水电站建设过程中,主动履行央企的社会责任,积极支持川滇两省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,主动帮扶库区移民脱贫致富。
产业扶贫是最直接、最有效的办法,也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、帮助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。为支持宜宾市金沙江下游库区移民和贫困群众发展产业,2017年三峡集团设立“三峡种子基金”,向库区50人以上的移民村或贫困村捐赠资金每村20万元,支持移民和贫困户发展短、平、快的种植业、养殖业、加工业、服务业,实现增产增收。基金采取“小额、低息、滚动”运作方式,实现保值增值和良性循环。
“三峡种子基金”由宜宾市扶贫开发局、宜宾市扶贫开发协会(四川省扶贫基金会宜宾市分会)、三峡集团公益基金会、三峡集团移民工作办公室共同组成工作组进行管理。自2017年设立以来,累计为宜宾市金沙江下游库区屏山县、高县、江安县、长宁县、叙州区、翠屏区、南溪区等7县(区)62个50人以上移民村,共捐赠“三峡种子基金”1200万元。在基金的帮扶下,库区移民和贫困群众建起了一个个葡萄园、李子园、龙眼园、生猪养殖场、蛋鸡养殖场、肉牛养殖场、白酒加工作坊、茶叶加工作坊等种植、养殖及加工项目,培育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扶贫产业,群众收入持续增长。
宜宾市扶贫开发协会副秘书长罗永康介绍,截至目前,“三峡种子基金”资金投放率保持在90%左右,到期回收率达99.9%以上,资金平均滚动3.1次,累计滚动达3720余万元,借款7600户,每户每年增收2850元,35000余人次受益。(牛江溶 商艳光 李欣忆)
地址: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商业后街3号
邮编:610012 联系电话:028-86601980;028-86601982
版权所有 四川省扶贫开发协会 蜀ICP备2021005791号-1
技术支持:宏念科技
手机访问